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心理学的需求与日俱增。根据《2023年度中国精神心理健康》的内容国民心理健康问题凸显,而学习人格心理学,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通过深入研究人格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我不仅对自己的人格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明白了如何应对不同人格类型的人。本文将从根据《人格心理学》第二版内容多方面进行总结与学习。
第一章 人格与人格心理学
一、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俗语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里说人们不仅在生理上有差异,而在心里上也有差异。我们将从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体系与任务、历史与发展、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等多个方面来解读。
人格的定义:人格是指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与行为上的个体差异。
人格(peresonality)这一词源于拉丁文“persona”其意指面具、脸谱。据说在公园前一百多年前,古罗马的一名戏剧演员,为了遮掩他那不幸的斜眼,开始使用面具,然后就出现了这一词。
人格心理学的创始人奥尔波特他认为:“一个人真正是什么”,更具体的说:“人格是个体在心里物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人类对环境适应的独特性”
定义: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第一、人格是一个人的心里行为模式。
第二、这种心理行为模式是独立的。
第三、这种心理行为模式是相对稳定的。(这是指一个人的人格及其特征在时间上具有前后一贯性,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第四、人格不是生下来就有的,而是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生物性、社会性)
二、人格心理学的体系与任务
三、人格心理学的理论
四、人格心理学方法
未完待续